时日似风飞,思绪常怀旧。从2020年4月份开始,我担任部门通讯员至今已一年有余。回顾这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我积极查找有关新闻写作书籍,恶补写稿常识,培养写作兴趣,努力完成写稿任务,为做好这项工作而孜孜以求。期间我还参加了公司组织的宣传工作交流会,积极与其他组员交流体会、分享经验,明确了自身的努力方向,慢慢地就走上了正常的写作轨道,也逐步摸索出了一些写作经验,在这里与大家作一交流与分享,简而言之就是要想出一篇新闻佳作就要多读、多看、多思、多练。
首先要多读,开拓思维眼界。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坦率承认,通常在刚动笔时,我并不是十分清楚具体要写些什么、怎么去写,仿佛自己即将开始一段旅程,“出发地”总是经过沉思后方在脑海中朦胧出现,而在开始“行程”之后,“目的地”又会时而变化,渐渐领悟到其实所写的一些素材在刚开始并未被唤醒,这意味着自身的知识储备远远不够,能力水平也有待提高,那么就必须多读书。读书不仅能扩充人的知识量,更重要的是能开阔眼界,可以培养从多个角度看事情的能力,从多维度写出真实客观的新闻。经常读书看报至少有三个好处,能够掌握最新的主流声音,可以启发思路、发现素材以及学习和借鉴别人的方法,简而言之就是“开卷有益”。
其次要多看,积累写作素材。新闻写作的一大前提就是要有素材的支撑,因此通讯员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需要多看,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和新闻敏感性。不难发现,有些大新闻写的就是身边的小事件,多采用“以小见大”的写作方式,素材来源非常广泛,比如工作中的一个小举措、小变化、微创新等等,这些司空见惯的事在普通大众的眼中不过就是不值一提的小事,但在有心观察、细心积累的通讯员眼中,这些事就是闪闪发光的写作素材。所以我们要努力练就一双“于平凡中见伟大、于细微处见精神”的慧眼,毕竟不管对于员工还是对于企业而言,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波澜壮阔、惊天动人的事件并不多,强烈的责任意识、昂扬的精神风貌、突出的工作业绩等等同样能够彰显企业发展正能量。
第三要多思,发掘新闻亮点。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同样的,不对所积累的素材加以思考,那写作的前提准备也就毫无意义可言,多思不是钻牛角尖,而是根据掌握的大量素材整理出写作的思路、方向、主题,还要认真思考用什么表现手法、框架结构来撰写一篇能吸引眼球的新闻。当然,写作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边写还要边想如何准确地表达出写作的情感和目的,使广大读者都能通过简单的文字深入了解新闻中所蕴含的内容。
第四要多练,培养写作自信。想写好文章重点在“写”,我们都不是科班出身,但这不能成为写不好新闻的理由,因为即使是专业的新闻工作者也需要通过多写多练来保持和提升自身的写作水平,虽然刚开始我们写一篇稿子可能会被改的只剩只字片语,但只要我们坚持不停的写、不停的改、不停的总结经验,慢慢地就会发现原来“出手成章”都是一点点写出来、磨练出来的,我们就是要在不断的写作中培养自信,逐步把自己培养成为一名能写善写、精益求精的笔杆子。
当然,作为一名通讯员,要想写好一篇立意新颖、影响深远的新闻稿件不止要多读、多看、多思、多练, 在提升业务素质的同时,更要懂得为文先为人的道理,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提高自己明辨是非的能力,同时还要有发现新闻亮点的眼睛,结合宣传写作技巧深度思考,始终保持新闻宣传热情,为全面展现公司的工作成效,向社会大众传播正能量而不懈努力。
总之,写作是一个技术活,需要不断学习、借鉴、吸收、积累、悟道。要想写出佳作良篇,就要老老实实静下心来,真真正正沉下身去,消除浮躁之气,去掉功利之心,多读书、读好书,多在基层搜集鲜活的素材,多写多练多投稿,多与同行和读者交流,才能不断开阔视野、增强见识、触类旁通、提高能力,多出精品佳作,从而获得编者的青睐和读者的喜爱。
(深圳长安 张浩)